Wednesday, May 9, 2018

重構早期嶺南——近年重大考古發現與跨學科研究工作坊



近年來,嶺南地區先秦-秦漢時期重大的考古發現不斷,大大豐富了學界研究嶺南早期歷史的資料,亦改變以往對這一地區社會複雜化進程的認識。為進一步推動多學科的考古前沿研究,促進香港中文大學與毗鄰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合作,現擬於2018518日(五)舉行研究工作坊,並於519日(六)與香港考古學會就文化遺產保育及公眾考古的實踐經驗舉行與談。

時間: 518-19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數碼學術研究室

5月18日上午

09:00-09:30嘉賓致辭、團體合照及前言介紹 

09:30-10:50早期嶺南近年成果介紹

09:30-09:45 韓維龍(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珠三角地區區域考古調查的實踐與收穫

09:45-10:00 張強祿(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廣州黃埔茶嶺和甘草嶺遺址考古發現

10:00-10:15 呂良波(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廣州出土漢代玻璃的科學分析與研究

10:15-10:35 李岩(廣東省考古研究所):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的徐聞和相關考古發現

10:35-10:50 問答環節

11:00-12:15早期嶺南的文明化與族群

11:00-11:20 安賦詩 Francis Allard (印第安納賓夕法尼亞大學) :青銅時代東南中國的社會層級與系統穩定性

11:20-11:40 楊建軍(珠海市博物館): 嶺南商周時期墓葬研究

11:40-12:00 鄭君雷(中山大學): 漢代「土墩墓」中的「百越民族史」問題

12:00-12:15 問答環節 

5月18日下午

14:00-14:40早期嶺南研究的新角度:科技與社會分析 I

14:00-14:20 傅一嘉(香港中文大學):嶺南東部青銅時代夔紋陶的生產與群體建構

14:20-14:40 林永昌(香港中文大學):盜鑄還是筦鐵:廣州漢墓出土鐵器的冶金分析與流通考察

14:40-14:50 問答環節 

15:00-16:00早期嶺南研究的新角度:科技與社會分析 II

15:00-15:20 余翀(中山大學): 嶺南地區史前至青銅時代早期的生業模式

15:20-15:40 陳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浮濱文化的禮制繼承與傳播

15:40-16:00 米夏 Michelle Demandt(暨南大學):嶺南青銅時代中晚期陶器變遷與生產組織

16:00-16:10問答環節 

16:10-16:50 與會公開討論

與會代表、謝肅(暨南大學)、黃慧怡(香港中文大學)、吳偉鴻(香港考古學會)、范旼澔 Mick Atha(香港中文大學) 

16:50-17:00總結發言

5月19日上午 

9:00-11:30 與香港考古學會討論粵港公眾考古問題及經驗分享,主要內容包括文化遺產法規體系及近年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