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4, 2018

【星期五探討會回顧】臺灣文化資產中的窯業遺跡與傳世古陶瓷調查研究

日期: 29/9/2017
講者: 盧泰康教授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
題目: 臺灣文化資產中的窯業遺跡與傳世古陶瓷調查研究



盧教授以介紹三種不同的窯為線索,輔以詳實有趣的研究經歷,幫助聽眾理清台灣陶瓷業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脈絡。他先從瓦窯(即主要負責燒製烏瓦的窯)開始,提及建築材料燒製的特點:多就地取材,就地使用;少長途流通。各地燒製的特點造就不同地方的建築特徵:台灣的磚瓦多為紅色,著名的例子有台南的赤崁樓

另外是漏窯以及糖漏的發掘和發現過程。糖漏是工業化製糖之前臺灣對紅糖進行脫色加工以生產白糖的重要用具。在文獻資料中,糖漏曾以瓦溜等一系列其他名稱出現。日治時代,殖民者對台灣糖業進行了工廠化改革,這種相對傳統且低效的脫色方式也逐漸被遺忘。漏窯的發現,包括糖漏、漏罐和底座等一系列器物的復原,彌補了這一世代記憶和考古材料上的缺環,讓研究者對明清時期的製糖工藝有更完整的理解。

第三種盧教授重點介紹蛇窯。盧教授結合自己在福建德化縣等地的考察經歷,從蛇窯」、「龍窯這些名稱上清台灣和福建地區窯業的關係。除了講解蛇窯的結構、運作原理和產品特徵外,盧教授重點介紹蛇窯在台灣各區的分佈及台灣文化資產普查工作的現狀。南投窯作為蛇窯在台灣的案例,盧教授從分佈在台灣各地寺廟的香爐入手分析南投窯的生產概況。根據統計數據清代和日治時期的香爐多於戰後,其反映南投窯生產規模和銷售範圍的縮小。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臺灣本土窯業和整體歷史進展的互動。



除此之外,雲林縣西螺鎮福興宮收藏的太平媽南投窯香爐也是另一個窯業研究物件。尤其是其中採用的不同科技手段,包括傳統的考古測繪、顯微放大鏡和螢光射線進行分析。通過顯微放大手段,我們可以知道香爐壁的文字是怎麼寫上去的,用切片釉層元素的測定結果讓我們能確定香爐的燒成溫度不會太高。盧教授的例子生動說明,各種科技手段在考古中應用可以讓考古發現和研究更加立體和全面,其背後代表的跨學科研究思維也是考古和歷史研究未來的發展趨勢。

講座結束之後,在場師生針對盧教授講座的內容,對台灣窯業和古代對外貿易之間的關係進行熱烈討論。

文:鄧曉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