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垃圾戰爭: 社會行動與科技爭議
講者:張劼穎(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日期及時間:2015年3月13日,中午12:3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人文館401室
**************************************************************
是次研討會聚焦於2009年至2013年在廣州發生的一系列反對垃圾焚燒的運動,檢視當地居民如何就垃圾焚燒方案與政府角力。講者先講述了引發「中國垃圾戰爭」的大環境,當中包括現代化、工業化、消費社會的膨脹、城鄉二元結構下的高速城市化等。在此基拙上,講者再導入至中國垃圾量日益增加的問題,並解釋「垃圾圍城」的出現。
研討會講者張劼穎 |
為了解決龐大的垃圾量,政府積極策劃興建垃圾焚燒設施,引起了周邊民眾和環保組織的激烈抗議。其中,廣州居民策劃了一系列反焚行動,包括街頭集體抗議、請願、遞交公開信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籌辦民間座談會和展示行為藝術
(送垃圾、送鐘、防毒面具地鐵遊等等)。他們技巧地把行動合法化,又邀請政府參與其中的活動(例如民間座談會)。另一方面,政府則致力去展示焚燒廠的環保、高科技、現代化及安全性,並指反焚人士「污名化」和「妖魔化」焚燒設施及技術。
雙方就垃圾焚燒的安全性、技術及地方適用性展開辯論,當中爭議包括有害物質二噁英的排放、政府對「高科技」的控制能力、設備的完美性、國家標準的可信性和準確性,以及技術對「廣州的垃圾」的作用。垃圾焚燒技術或許在歐美國家能安全運作,可是因為廣州人“愛煲湯”的習俗,導致垃圾水分含量較高,不利於焚化爐保持持續高溫的狀態,從而加大產生二噁英的風險。經過反焚人士一系列的行動後,政府改變姿態,並邀請民眾加入諮詢委員會。雙方的關係由對抗變為合作。
研討會出席者 |
講者強調反焚人士結合地方知識及科技知識來挑戰權威,並把政府召入對話。他們在行動中形成一套認知及敘事經驗,由「生物公民」(以保障身體健康為出發點)轉變成「常民專家」(lay expert) (透過重新建構地方知識來豐富其理據)。他們更以廣州的特有氣候和飲食文化來重新界定垃圾。由此可見,垃圾不單被經濟結構和文化所界定,還在其引發的政治行動及社會運動中被再界定。因此,講者在結語中指出中國的垃圾戰爭可被視為話語相互影響(interplay of discourse)的體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