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察影片
Every summer, our department organizes a field trip for student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nthropology. The fieldsites cover a wide range of countri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is year, Dr. Ju-chen Chen led a trip to Doulan and Chihshang in Taitung, Taiwan. The field trip focused on (1)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2) Aborigines and the tribal culture, and (3) Colonialization culture and the protection, management and manipulation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in Taitung. The students were given an opportunity to visit the tribes and farms, to interact with the stake holders, and to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the culture.
師生拜訪原住民電視台。 圖片提供: 陳如珍博士 |
陳如珍博士在五月二十四日至六月六日帶領人類學系本科生到台灣台東縣的都蘭和池上作為期十四天的田野考察,希望可從台東、農業及原住民的角度瞭解台灣文化和社會。
台灣的東岸因為地形的關係,交通的便利性受到限制,在經濟發展與城市化上始終落後於台灣的其他地區。在經濟落後的情況下,農業與自然環境反而受到較佳的保護。近年來,在多元文化與環境保護意識的推動下,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真反思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的困局。在花東一帶,更有許多的人實際上去嘗試不同的「發展」思維。
這次田野考察主要探討三個主題:「有機農業與環境」、「原住民與部落文化」及「殖民文化與自然地景的保護,管理和利用」。通過拜訪都蘭和池上不同的村落、農場、社會運動參與者、一般居民、台東大學公共人類學課程的師生、不同的政府單位、非政府組織及基金會,同學瞭解各利益持份者的角色與參與,得以反思經濟發展、城市化與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師生與多力米故事館主人梁正賢先生合照。 圖片提供: Cecily Xie |
金針花。 圖片提供: Cecily Xie |
在完成考察後,同學把蒐集的資料及調查結果整理成報告,並在十月舉辦了成果展。以下內容節錄自成果展小冊子:
有機農業與環境
台東都蘭和池上在農業發展上各有方向。在是次考察中,我們進入了社區,與他們的農民、企業家、文化人和政策決定者接觸,以了解他們的農業文化。展覽會介紹都蘭農業發展的歷史脈絡、面對的局限、銷售模式和部落關係等;從而探討當地族群與農業的關係和連繫。而池上居民以農業為主,故池上米的認證制度、監管、契作模式等都與當地社區的生活、文化和身份認同息息相關。是次展覽會以此為中心,思考農業和環境對社群的意義和影響。
台東的都蘭是阿美族的原居部落之一。由於日本殖民的歷史因素和閩南客家族群的擠壓,原住民的文化、生計和身份長期受到挑戰。近年來,在多元文化思考論述以及返鄉阿美(及他族)文化工作者的影響下,族人開始積極重建部落的身份和認同。是次考察進入都蘭部落的社區,了解他們的社會組織、經濟模式、身份認同、對旅遊業的取態及因此所面臨的挑戰。
殖民文化與自然地景的保護、管理和利用
在台東,不論是在都蘭或是池上,不同社群中都存在著「殖民文化」,包括歷史上的日本殖民、城市對鄉郊的殖民和權力階級的殖民等。這些因素影響著社群對古蹟活化、自然地景的使用和保護、經濟、旅遊、社區等發展的選擇。這次考察的範圍涵蓋了都蘭的民宿、農田作物的選擇和池上伯朗大道附近的地景利用,從中探討權力的分配與使用在經濟發展的考量下如何影響社群的選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